数字报
肇庆市鼎湖华记裹蒸粽食品有限公司 打造百年品牌 传承肇庆味道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目前,鼎湖华记裹蒸粽公司已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日生产能力可达30吨(8万只)以上,销售终端商场有100多家,在国内10多个省市建立了经销商或代理商。该公司已全面引入并实施先进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个生产流程实行全程的质量监控,每个环节落实质量责任人,确保产品符合国家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准,还改进了包装技术,在保持裹蒸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让它的保鲜期由原来的70天延长至180天以上。

肇庆市鼎湖华记裹蒸粽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忙着制作裹蒸。

肇庆市鼎湖华记裹蒸粽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忙着制作裹蒸。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春雨连绵,空气中仍带着阵阵寒意。但在鼎湖华记裹蒸粽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人们正忙着包扎、蒸煮裹蒸和各式粽子。成品经高温高压灭菌后打包、装箱,一车车地运往省内各地高级酒店、超市商场,供消费者采购品尝。

提起鼎湖桂城华记裹蒸,不少街坊都知道这是老字号品牌。1936年,鼎湖人谢志荣开始在鼎湖桂城一带经营杂货店。期间,他发现到店购物的顾客大都是来自偏远地区,长途跋涉,对便于携带的食物需求旺盛。于是,谢志荣推出了地道食品——裹蒸。“华记裹蒸以祖传秘方制造,工艺传统地道,口感绵密,甘甜香糯,推出之后,很快就受到了顾客欢迎,华记裹蒸的品牌也越来越响。”谢培基是肇庆市鼎湖华记裹蒸粽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是华记裹蒸品牌第五代传人。据他介绍,当年华记杂货店的裹蒸生意一直不错,但可惜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门店因故停业了。

直至1979年,谢志荣的长子谢福元立志继承和发扬父辈的裹蒸事业,于是开设了一间小型家庭作坊式门店。裹蒸是肇庆的一张美食名片,省内闻名。当时很多城镇的茶楼喜欢拿裹蒸作为餐桌美食,裹蒸更是肇庆人春节探亲拜年的必备礼品,这些都令谢氏祖业迎来了第二次生机,并延绵至今。

时光流转,华记裹蒸已走过了86个年头。“祖父辈为了华记发展呕心沥血,亲力亲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华记裹蒸已在珠三角市场扎下根,占有一席之地。如今,我接过家族重担,要继续将华记裹蒸品牌发扬光大。”在谢培基看来,华记裹蒸历经数十载依然有着强劲生命力,这与家族以匠心经营、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原则分不开,“我们一直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在保留传统产品的基础上不断研发新品,坚持将最地道的美味带给顾客。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我们更多的是本着传承发扬省级非遗项目肇庆裹蒸制作技艺的初心来打造华记裹蒸品牌。”

目前,鼎湖华记裹蒸粽公司已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日生产能力可达30吨(8万只)以上,销售终端商场有100多家,在国内10多个省市建立了经销商或代理商。该公司已全面引入并实施先进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个生产流程实行全程的质量监控,每个环节落实质量责任人,确保产品符合国家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准,还改进了包装技术,在保持裹蒸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让它的保鲜期由原来的70天延长至180天以上。

记者尝试了一只华记裹蒸,只觉五花肉和绿豆的香味融入糯米里,软滑醇香,肥而不腻,还有着一股冬叶的清香。“我们坚持用大粒黄豆、优质五花肉和糯米作为原料。虽然采用了现代蒸煮方式,但通过精准控制温度和蒸煮时间,让裹蒸和传统柴火蒸煮的一样,仍保留传统味道。”谢培基笑着说道。

多年来,鼎湖华记裹蒸粽公司的产品获得了广东省老字号、广东省名牌、广东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在多个全国性粽子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最佳风味奖等奖项。

而近年来,针对市场变化,谢培基带领团队研发推出了包括紫糯飘香粽、五谷丰收粽、水晶粽等在内的10多个品种产品,口味更多元化、年轻化。“特别是近一两年,小型粽比传统粽子销售更好,奶黄味、南瓜味、紫薯味等新式口味的小型粽更受消费力强的年轻人欢迎。”谢培基介绍,去年公司裹蒸和粽子的产量共约400万只,销售额约3000万元。今年,公司将发力线上市场,希望拓宽销售渠道,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谢培基告诉记者:“上乘原料、精湛工艺、卫生食品、放心品牌,这是公司不变的质量方针。而打造百年品牌,传承发扬肇庆裹蒸民俗文化,留住肇庆人的家乡味道,则是我们华记人的责任和义务。我将和大家一起自强不息,相互协作,让华记裹蒸长青,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个肇庆味道。”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