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光志带领村民种植的灵芝。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近年来,高要区水南镇大播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村气候温润、山青水秀的地理环境优势,发展灵芝种植,旨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今虽是冬季,但大播村种植的灵芝依然长得茂盛。
在高要区水南镇华弘灵芝种植场里,记者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人们正忙着将长势肥硕、表面铺满孢子粉的灵芝采收,并搬至一旁的晒场进行晾晒。
“我们种植出来的赤芝味甘、孢子粉多、个头均匀、肉质饱满,品质以及营养价值较高。”大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刁光志自豪地告诉记者,为了打响大播村灵芝的名声,除了常规的灵芝朵外,他还结合市场需求,打造灵芝片、灵芝茶、灵芝孢子粉等丰富衍生产品,畅销珠三角等城市。
刁光志介绍,灵芝是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新鲜空气,该村水质优良、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越,是灵芝生长的沃土。“2018年,我到朋友的灵芝场参观,了解到大播村的生态环境尤适合灵芝生长后,我当时就萌生了要在村里发展灵芝种植业的想法。”他笑着说,由于当时该村并没有特色农产品,也没有产业可带动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于是,他决定朝着“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思路,因地制宜在村里发展灵芝种植。
在经过考察和了解后,2019年,刁光志在大播村租地建起灵芝种植大棚以及初加工车间,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购买灭菌高压锅炉以及加温炉,并引进上千株赤芝营养菌包,正式开启其灵芝种植的“乡村振兴梦”。
刚着手种植灵芝,考验便来了。“赤芝对菌种培育、生产栽培技术、日间管理方法等,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作为门外汉的我也因此吃亏不少。”刁光志坦言,由于灵芝种植知识粗浅,他在种植灵芝过程中,曾因灵芝营养菌包买得不好长不出灵芝、不懂培育技术灵芝长得参差不齐、包装方式不恰当灵芝发虫等而亏本20多万元。为此,他下决心到各地灵芝种植基地学习菌种培育及种植技术,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将这些技术传授给种植场的工人。
历经多次实践及摸索,刁光志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今年,我们种植场终于迎来大丰收。”谈及灵芝种植取得的成效,他自豪地说,目前其引进的8000多株灵芝营养菌包有2轮生长期,仅需要4个月时间便可完成现蕾、子实体成熟、散撒孢子等过程,产出600公斤成熟灵芝。以一年24000株的种植量来计算,年收益超100万元。
2020年,大播村还凭借灵芝项目上榜了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接下来,我打算将种植范围扩展到种植棚的二层,加大种植量,并着手培育灵芝种苗,带领农户以入股、土地流转或合作户等方式加入灵芝种植行列。”对于未来,刁光志充满信心。他表示,将通过为种植户提供种苗、种植技术等,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灵芝产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循环造血”,开辟出一条富农创收新路径。
另外,刁光志还计划做好做深灵芝文章,在村里建设灵芝农庄、生态果园、养殖灵芝鸡等,旨在通过观光、旅游、农业、购物,形成一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