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口迪村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内,学生们正在打理植物。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苏梓祥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日前,为了培养孩子的综合劳动技能和观察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田园劳作,感受农耕乐趣,锻炼和提升同学们的基本劳动技能,鼎湖区各中小学校纷纷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育苗、剪侧芽、剪老叶、人工授粉、疏花疏果、绑蔓整枝、喷施叶面肥……近日,在鼎湖区实验中学里,同学们正在参与番茄水培种植过程,看着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芽、开花、结果,同学们都惊叹,如此生动的劳动种植实践课程,比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更有趣、更直观。
原来,鼎湖区实验中学将劳动教育和科普教育相融合,利用新技术栽培的种植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体验食用蔬果的种植过程,同时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鼎湖区永安镇中心小学则组织同学们,到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开展蔬菜种植与管理活动。同学们以小组合作比赛的形式参与到活动中,每个小组均有自己的种植管理区域,小组成员间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拔草、翻土、浇水,忙得热火朝天。看着出土的幼苗,嫩绿的叶子,一团团,一簇簇,同学们都很欣喜,不但体验了劳动的乐趣,还学到了劳动的基本技能。
在迪村中心小学,用实际行动为校园“添把绿”是学生们参与劳动实践的动力之一。记者了解到,该小学在校园内按照班级责任区的模式,划分劳动实践基地区域,分别开展除草、浇水、栽种植物等美化校园的劳动实践活动,为校园添上“绿衣裳”。同学表示,积极参加劳动,用双手和聪慧来美化家园和校园。
而在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意见》的出台,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更好发挥劳动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专家指出,实现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可以多样化,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对家长来说,应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在衣食住行中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应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