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前左一)和队员们在表演凤凰山歌。 受访者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人物档案】
黄木林,鼎湖区凤凰镇人,负责凤凰山歌的作词和作曲;黄金年,鼎湖区凤凰镇人,负责凤凰山歌的民俗演唱、演出排练等技术指导工作。
由梅州客家山歌演变而来
记者:凤凰山歌的由来是什么?
黄木林:凤凰山歌由梅州客家山歌演变而来,在本地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客家人来到凤凰镇定居,凤凰山歌从那时候开始得到大范围传唱。
记者:凤凰山歌所唱的有哪些内容?
黄木林:凤凰山歌唱出了凤凰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生产生活。凤凰镇山多,凤凰镇的客家人在山间劳作时,经常会即兴唱山歌,或是消除疲劳,或是称赞家乡优美山水,歌颂劳动之美,更多的是表达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之情。听上一辈人说,有人通过唱山歌找到了心仪伴侣,最终结婚。
记者:凤凰山歌与其它客家山歌有何区别?它的特点是什么?
黄金年:凤凰山歌的演唱形式主要有个人舞台演唱、个人即兴创作和两人对唱。早期的凤凰山歌比较零散杂乱,有基本的音调,歌词内容多变。总体来说,凤凰山歌音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随编随唱,清新动听。
挖掘整理提升知名度
记者:您还记得小时候人们唱凤凰山歌的情景吗?
黄木林:当然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就到山上放牛、采摘野果,经常听到大人在钩松香时唱山歌,夏天和秋天听到的最多。大家唱山歌时很精神,中气十足,歌声悦耳,令我印象很深刻。可惜的是,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不少人外出打工,山里沉寂下来,在山中传唱的歌声也消失了。
记者:凤凰山歌的传承一度中断,后来是怎样将其挖掘出来的?
黄金年:近年来,鼎湖区政府很重视包括凤凰山歌在内的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接到任务后,不断查找资料,到乡间调研,挖掘、整理流传下来的凤凰山歌。
黄木林:在区镇两级文化馆的支持下,根据找到的凤凰山歌资料,我负责写词,金年负责谱曲,终于完成了新时期完整、成熟的凤凰山歌创作,即3首歌颂客家妇女勤劳俭朴等美德的《凤凰颂》。从作词、作谱到排练,用了约一个月时间。《凤凰 颂》参加了鼎湖区 2016年庆祝“三八”妇女节才艺表演活动,得到了热烈反响。
传承乏力急需保护
记者:目前凤凰山歌的传承情况如何?
黄金年:经过挖掘整理后,目前已有10多首完整的凤凰山歌保存了下来。在文化馆的指导下,群众还自发组成凤凰开心健康舞蹈队演唱凤凰山歌,经常代表凤凰镇参加各类文艺表演晚会,凤凰山歌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尤其是2015年新的凤凰镇文体广场建成之后,大家有了演唱凤凰山歌的舞台,这为凤凰山歌的传承打下了群众基础。
记者:目前凤凰山歌的传承存在哪些困难?
黄金年:主要是人才短缺。凤凰山歌的正规演唱队伍成员只有6人,平均年龄已约50岁。之前两位50多岁的唱歌人退休后,我们找到两个队员接班,但都是40多岁了。
记者:为了传承凤凰山歌,你们做出了哪些努力?
黄金年:我们培养队伍里相对年轻的队员,让他们掌握更多凤凰山歌的词谱,并加入了秦琴、竹板等乐器,丰富了山歌的表现形式,让传唱效果更好。我们还曾到学校教学生唱凤凰山歌,让少年儿童认识了解本地文化,种下传承的种子。
黄木林:现在山间已经没有山歌声了。随着老一辈的离开,凤凰山歌面临失传危机。为了挽救这民间艺术,我们组建了凤凰山歌队。凤凰山歌唱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是凤凰镇客家族群的精神寄托。它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当今社会仍然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需要我们对它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保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