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百年容颜丨“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看百年大党的制度自信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没有人比我们更懂得,中国道路的来之不易;没有人比我们更懂得,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看百年大党的制度自信

新华社记者熊丰

大地葱茏,万物生长。

亿万中华儿女,意气风发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

没有人比我们更懂得,中国道路的来之不易;没有人比我们更懂得,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

(一)

“丁香花儿开,满山牛羊壮;独龙腊卡的日子,比蜜甜来比花香……”

爽朗悠扬的歌声回荡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

77岁的独龙族“文面女”李文仕何曾想到,过上了“比蜜还甜”的晚年生活。

8年时间,近一亿人脱贫。

从西南边陲到北疆大漠,从漫漫戈壁到深山老林,在与贫困的战斗中,没有一个民族掉队,没有一个人被落下。

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

到2020年年底,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条、最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

这还是百年前那个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中国吗?就在中国人民手中,一个个不可能成为可能。14亿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向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行进。

鞋子合脚了,就不怕山高路远;方向对了,就要一往无前。

不论是金融危机还是特大洪灾,不论是特大地震还是严峻疫情,我们都不畏艰险、沉着应对,持续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的生动景象。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

5月的中原大地麦浪翻滚,丰收在望。

在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处,一渠南水正通过南水北调中线肖楼分水口,源源不断向南阳引丹灌区供水,全力以赴保障农业生产。

如今,这一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在中国版图上勾画出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甘甜的南水滋润着黄淮海流域40多座大中城市、超过1.2亿群众。

“我们建设的这项工程,是一条造福人民的幸福渠,更是新时代制度自信的幸福渠。”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说。

高峡出平湖、高原铺天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最大的高速公路网、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一个个梦想变为现实。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砥砺奋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中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2018年的77岁。

疾风知劲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

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全国各条战线闻令而动、勠力同心,展现了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雷厉风行的中国效率、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三)

100年前的那群年轻人,面对肆虐的屈辱,在如漆的黑暗中手握真理、救亡图存,由此开始百年探索,最终找到了这条符合国情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走进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开幕。

年轻的长衣短衫立下初心,“梦”从这里开始,要把一个国家和民族,带去更远的地方……

走出修旧如旧的石库门,就是繁华的上海新天地,就是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化大都市。

何其豪迈!

今天的中国人,不必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不必为温饱而愁、为生存而困,而是拥有开拓人生无限可能的自由,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亿万人民的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自信,不是故步自封,而是更加坚定地探索实践。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我们依然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还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100多年前,我们悲愤:“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今天,我们自豪:“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

一个什么样的制度,能载动14亿人的幸福?一个什么样的制度,能复兴一个伟大的民族?

答案,在我们的信念中,在我们的行动里。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