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学生高考后到医院检查视力 并配镜矫正。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当前,端州区的中小学校正在逐步推进近视防控工作,首先是视力筛查进校园。作为专业医疗机构,在肇庆爱尔眼科医院已得到的筛查结果中,有项数据引起了该院近视防控科主任肖小波的注意:“未矫正率太高了。”
爱尔眼科医院已经走进端州部分中学、小学为学生们进行了视力筛查,并将数据输入爱尔青少年近视防控系统,经系统分析,得出的数据显示,已筛查的几所小学中,学生视力的未矫正率普遍超过80%,初中学生的未矫正率普遍在30%—40%之间。而这将导致学生的视力健康进一步恶化。
肖小波分析,近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主要症状是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初中阶段未矫正率低一点,很大原因是到了初中近视已经严重到影响生活和学习了,不得不去矫正,就是配戴眼镜。”而在小学阶段,近视早期对生活尤其是学习不会影响太大,学生会觉得自己视力还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家长可能也没留意到。
端州区的中小学近年来一直有进行视力筛查,为何未矫正率仍如此高?肖小波分析,产生这一“痛点”的原因在于,以往每年的体检结果尤其是视力检查结果并没有有效反馈给学生或家长,没有真正发挥提醒作用。“小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者不敢和家长说怕挨骂,初中生相对好点,即使不敢和家长说,但是有零花钱了,可以自己去眼镜店配镜或者上网购买眼镜。”
昨日采访时,一名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就独自到爱尔眼科医院检查视力,他介绍自己已近视三年多,在一年多前佩戴了眼镜。“趁现在没有学习任务,想做个详细检查重新配眼镜。”
从接触的患者中,肖小波发现家长们对近视防控的态度两极分化。一种是特别不重视,觉得近视了以后做个手术就解决了,或者家长自己也有点近视没有矫正,觉得没有必要,戴了眼镜反而会越戴视力越差,最多是本末倒置地让老师把孩子的座位调前一点。另一种是过度重视,发现孩子视力有问题后,带着孩子到处寻医问药,寻找能治好近视的“偏方”,比如中医理疗、按摩等等,就是不让孩子戴眼镜,加速了孩子的近视。
“这类家长的经济条件较好。”肖小波前两天就接触到这样一位家长,发现孩子近视后,带着他到佛山的两家医院看诊,采用了按摩理疗,却没有遵医嘱为孩子配眼镜,结果不到半年孩子近视加深了75度。
在正推进的近视防控中,肇庆爱尔眼科医院特别重视与家长的联动,其防控系统设置了四个端口,医院、教育局、学校和家长,都可以通过相关的账号和密码登陆,使用各自的权限查询对应的近视筛查结果、防控措施等。
“近视防控是整个社会的问题,需要医疗机构、学校、家庭、学生、社会等五位一体共同努力。这也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健康发展的问题,是有重大意义的,我们也呼吁更多的家庭、学校能够联动起来,共同做好孩子的近视防控工作。”他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