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怀集县冷坑镇富瑞村土地流转“转”出致富新路 干部出谋划策 农民喜尝甜头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日前,位于怀集县冷坑镇富瑞村的100多亩蔬菜基地内,一片片绿油油的豆角藤挂满豆角,基地负责人郭奀养看着挂在枝头的豆角,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跟公司签订的收购价是每公斤5元,预计亩产1500公斤,全年收入可达75万元,比以前好多了。”郭奀养一边说,一边在心里打起算盘。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邓明奇 房文彬

日前,位于怀集县冷坑镇富瑞村的100多亩蔬菜基地内,一片片绿油油的豆角藤挂满豆角,基地负责人郭奀养看着挂在枝头的豆角,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跟公司签订的收购价是每公斤5元,预计亩产1500公斤,全年收入可达75万元,比以前好多了。”郭奀养一边说,一边在心里打起算盘。

1月,怀集县气象局驻冷坑镇富瑞村扶贫工作组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让闲置土地“活起来”,使农民增加经济收入。

黎元枝是怀集县气象局驻冷坑镇富瑞村的一名扶贫干部,他认为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但产业要发展,土地是前提。

“村里有良好的资源和土地,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村民自身的动力。”黎元枝表示,引进蔬菜种植大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齐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的短板,同时对村民来说,既可收地租,又可实现家门口就业,也是一个增加经济收入的渠道。他把土地进行流转的想法向村干部提出,大家一致赞同并积极行动起来。

黎元枝与村干部一起入户宣传土地流转相关政策,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支持闲置土地流转等工作。今年第一季度,富瑞村流转整合后的土地增至100多亩,目前累计流转土地400多亩。经村委会研究后,决定把前三个月流转的100多亩土地租给郭奀养种植蔬菜。

郭奀养是该村一名村民,早年在佛山等地做过蔬菜批发生意,也养过猪。虽然能赚钱,但他还是选择回家乡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刚回来的时候,郭奀养已在村里租了一小块地来种植蔬菜,因为规模不大,加上种植技术比较保守,单打独斗,产量低,没有多大收益。

为让郭奀养把这100多亩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努力做大做强蔬菜产业,黎元枝多次上门协调服务,分析市场情况,建议郭奀养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发展平台,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加入到冷坑镇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蔬菜产业项目中。

郭奀养认同黎元枝的说法,并与肇庆市爱农农业有限公司建立起“公司+基地”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郭奀养得到该公司指导,解决了蔬菜种植技术与销售难题。

黎元枝常到蔬菜基地了解情况,郭奀养调侃说:“你看,田埂都被你踩矮了!”黎元枝一有突发性天气就会提前通知郭奀养,最大限度避免气象灾害造成损失。

看着基地里的蔬菜一天天茁壮成长,以及郭奀养脸上露出的笑容时,黎元枝坚信,富瑞村一定会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走出一条产业旺、农民富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