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教育部发布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 近视防控“战线”要前移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段时间,端州区正在全区中小学校推进近视防控工作,包括视力筛查、近视防控指引等。结合近期教育部发布的《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及本地实际,我市不同学龄段的学生该如何科学有效防控近视?记者就此采访了肇庆爱尔眼科医院近视防控科主任肖小波。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近段时间,端州区正在全区中小学校推进近视防控工作,包括视力筛查、近视防控指引等。结合近期教育部发布的《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及本地实际,我市不同学龄段的学生该如何科学有效防控近视?记者就此采访了肇庆爱尔眼科医院近视防控科主任肖小波。

肖小波介绍,各学龄段学生防控近视,都应该注意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重视户外运动、注意用眼环境、保障睡眠时间这几方面。而在不同的学龄段,近视防控有不同的重心。

“近视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趋势,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小孩不那么早近视、近视度数不要那么高。要实现这两点,近视防控的战线就要往前挪一挪。”肖小波指出,近视防控在孩子3岁时就要引起重视了。

他介绍,一般建议家长在孩子3岁入幼儿园时,就带他到专业机构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测一下眼轴长度、远视储备等,做到对孩子的视力发育心中有数。

特别要注意的是,现在家长普遍重视早教,但是在幼儿园阶段,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阅读和书写,不要过早让孩子看书写字,尤其是写字,如果姿势不正确对视力健康、身体健康都影响很大。而且,要特别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看手机玩电脑,做好示范作用。

到了小学阶段,肖小波认为,屈光发育档案一定要做,而且是入学准备要做的第一件事。“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写字好习惯,即遵循眼睛离课本一尺、握笔手指离笔尖约一寸、看书写字时胸口离书桌一拳的‘三个一’原则。”

此外,有些家长会把孩子的房间布置得比较温馨,如女孩子是粉红色房间,男孩子是蓝色星空主题等,这样的房间更加要注意补充灯光,为孩子看书写字时打开台灯。

爱尔眼科医院已走进城区几所学校进行视力筛查。根据目前掌握的结果,肖小波指出,小学六年级到初三这个阶段,近视率增长得非常快,有些学校五年级学生近视率在30%左右,六年级的到了近70%。

“这个阶段孩子生长发育最快,学习压力突然增大,近视速度也会明显加快。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户外活动。”肖小波指出,在这个阶段,家长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的学习时间,放学后要让孩子去运动;学校要注意不要占用体育课时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哪怕孩子已经近视了,做好了这方面,起码不会近视加深很快。”

而且,这一阶段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性,初中也是叛逆期,许多孩子近视后是瞒着家长自己去配镜的,怕近视了挨骂或者不能用电子产品了。因此,家长也要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视力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自己,并带孩子去专业医院检查配镜。如果发现近视度数变化较快,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戴角膜塑形镜等控制。

高中阶段是近视防控的最后阶段,也是学习压力最大的阶段。“好处在于现在的孩子高中时发育趋于平缓,近视发育也对应平缓了,一般不会加深得很快。”肖小波介绍,因此高中阶段用眼,要掌握合理时间,遵循20:20:20的原则,即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以外20秒。“这不会占用很多学习时间,而且可操作性强。另外,就是要保证睡眠,不要熬夜学习,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也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选用屏幕较大的电子产品。”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xjrb.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