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市第一届道德模范廖锦文 尽己之力弘扬玉器文化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四会文宝斋翡翠博物馆的馆长廖锦文,最近比较忙碌,设计雕刻作品之余,还要接待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的学生和各界人士。“尽自己的一份力继续弘扬我们的玉文化。”廖锦文说道。

四会文宝斋翡翠博物馆的馆长廖锦文,最近比较忙碌,设计雕刻作品之余,还要接待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的学生和各界人士。“尽自己的一份力继续弘扬我们的玉文化。”廖锦文说道。

廖锦文是第一届肇庆市道德模范。在2012年创建了公益性质的文宝斋翡翠博物馆,展示玉文化及玉雕技艺,也让四会的玉雕艺人多了个交流切磋的平台。该馆现是广东省、四会市的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四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玉雕技艺传承人,廖锦文多次走进校园讲解四会玉雕历史、中国玉文化等。

今年3月,该馆入选四会市第一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后,廖锦文更肩负起责任,秉承以玉载德、以德育人的理念,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3月30日,四会市会城中学的50多名师生前往参观学习,廖锦文带领着师生们参观,并细心解说馆内每一件精雕细琢的翡翠艺术品,教导同学们在学习上要和琢玉一样,细心、坚持、有毅力,才能成大器。馆内图文并茂的文献及古老的制玉工铜像,让同学们更加全面了解数千年的中国玉文化历史知识,加深了对家乡玉雕文化的认识。

廖锦文也致力于将文宝斋打造成展示传统文化的窗口、四会旅游的新亮点。4月6日,他又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师生到文宝斋参观学习。廖锦文全程为他们介绍了艺术品,讲解玉器文化,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及四会的玉雕技艺特色和历史底蕴,让这些来自外地的学生们惊叹不已。

在文宝斋的门口右侧,摆放有各种书籍,几张书桌,免费为市民游客提供安静的阅读场所。这里此前时常举行一些文明宣讲活动,也是让市民游客更深入了解四会玉雕文化的一个窗口。工作人员介绍:“游客进馆参观前后可以在这里阅读书籍,能更全面认识玉文化。”而附近一些居民在闲暇时间,也会到此闲坐,看看书放松身心。

廖锦文说:“作为道德模范、玉雕技艺传承人,我希望能将自己多年来掌握的玉雕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玉器的文化历史和底蕴,一起将它传承和发扬,继续推动四会玉器产业 的发展。”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