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练好“内功”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肇庆高新区多举措发力招商落地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肇庆高新区是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的龙头,为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近年以来,肇庆高新区通过招商队伍建设、精准招商、基地建设、企 业帮扶、营商环境、融资对接、产业链、营商环境等七个方面练好“内功”,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肇庆高新区是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的龙头,为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近年以来,肇庆高新区通过招商队伍建设、精准招商、基地建设、企 业帮扶、营商环境、融资对接、产业链、营商环境等七个方面练好“内功”,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走出去”和“家门口”,两手发力招商引资

2020年,肇庆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引进合同项目158宗,投资总额198.44亿元,全市第一;制造业投资总额198.3亿元,全市第一;新开工项目实际投资额全市第一。

成绩离不开扎实的工作。2020年2月底开始,高新区从各单位中选派出30名高素质干部驻深一线招商,围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家居用品等重点发展产业进行摸底排查,制定上下游产业链图谱,列出所涉龙头企业“目标资源库”,作为拜访对接的重点。同时,针对企业普遍关注政策支持的情况,积极收集深圳、东莞、惠州等地的投资政策,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着手梳理高新区相关招商政策,认真找准自身定位、大力完善政策体系,抢抓机遇,积极承接大湾区中心城市产业外溢和创新外溢。根据统计,2020年,高新区引进项目中,来自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大湾区重要城市的项目约130个,占全年总量超80%。

在“走出去”的基础上,高新区开展“千企精准登门招商”,通过借力本地产业资源,对接全区200多家规上企业的上下游,并按照企业定位、规模等实际情况,与入园条件、产业融合度等进行匹配,在近1000家企业名单中形成400多家纳入“目标资源库”。

高新区招商委把项目资源统筹分配到区内42个责任单位,要求逐一登门拜访,并建立每月通报制度,大力引导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落户。在400家多“目标企业”中,共收集到有意向落户企业40多家,引进区内企业关联项目或新投项目超20家,包括珠江富士电梯、蓝光电机、千喜食品、博鑫建材等。

不同渠道促进优势企业增资扩产

增资扩产是最有效的招商。为加强引导,肇庆高新区深入调研全区现有重点存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积极协调解决现有企业在增资扩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通过每周到项目现场办公、每月召开项目例会、每季度组织企业开展评价反馈、法律部门履约跟进等措施,为企业全方位提供保姆式服务。

根据统计,2020年,高新区为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共3.11亿元,惠及超100家企业;新增技改投资备案项目114个,预计新增总投资约33.1亿元,项目完工且达标达产后,预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约71.5亿元。

高新区还牢固树立“推动企业上市就是优质的招商引资”的理念,目前已有千江高新、三浦车库、中导光电等6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储备了后备上市企业近20家,近期加快推动匹思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金三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高新区目前已出台《肇庆高新区关于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奖励办法》,抓好政策兑现,为企业进军资本市场赢得更大主动。

从企业出发,持续保供应优服务

为促进产业招商落地,高新区把涉及产业招商落地过程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分,形成产业招商组、落地建设组、竣工提效组、项目保障组四大部分,统筹推进,形成全区“一盘棋”。

用地是落地项目最关注的地方。高新区针对自身情况积极“挖潜”,通过盘活低效用地,全面摸排梳理区内空置土地厂房,推动其出租或转让,积极引进“短平快”项目落地。全年超30个签约项目通过这种“短平快”方式落户,包括斯力高智能科技、麦德克斯制冷设备、吉视金属等优质项目。

为进一步推进“工业上楼”和集约节约用地,去年,肇庆高新区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基地管理,通过灵活方式,积极推动园区现有企业建设产业集聚基地,灵活承载优质中小项目。目前已有金抡冰雪产业等多家企业认定为产业集聚基地,并有一批意向企业等待申报。

营商环境是企业另一个关注的焦点。2020年,高新区营商环境以高分拿下全市第一。

这来自多年的改革。近年来,高新区持续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压缩审批时限,设立“企业开办半天办成专窗”,申领发票“1小时完成”等模式。去年,高新区创新开发了政商服务平台产业直通快车制度,建立共享项目资源库,搭建起产业项目入园、注册、落地、在建、投产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产业直通车系统,加速产业招商项目落地,并实现审批流程“可视化”。企业不仅可实时掌握审批环节情况,还可在平台与各部门24小时沟通。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通讯员 张逊 吴君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