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近年来,肇庆市不断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体系,严明执法;加强行政监督,打造阳光政府,维护肇庆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建设行政执法体系严明执法
近年来,肇庆市不断强化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力求执法严明。
加强行政执法管理制度体系建设。2018年,肇庆市制定出台《肇庆市行政执法公示办法(试行)》《肇庆市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试行)》《肇庆市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试行)》三项制度。2019年,成立肇庆市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肇庆市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各项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2018年以来,公示行政许可177万条,行政处罚96.7万条,行政检查115.9万条,公示率100%,有效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服务水平。
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配置行政执法资源。重点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卫生健康、交通运输、农业、城市管理等领域推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推进执法力量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全市行政执法机关还完成对本单位行使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裁量范围、幅度进行细化,并向社会公开。
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制定出台《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有关部门权责清单的决定》等制度文件,完成市、县两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公布工作,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制度,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并公开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49个市直部门共梳理权责事项6132项,8个县(市、区)政府共梳理权责事项39619项,均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此外,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建立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克服了有案不移、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现象,实现了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无缝对接。全市接入“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系统的成员单位共339家,接入平台覆盖率99%。
值得一提的是,肇庆严把行政执法人员“入门关”,制定出台《肇庆市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网上考试管理办法》《肇庆市<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建立全市行政执法人员网上培训和考试平台建设。2016年以来,共组织57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综合法律知识网上培训,组织51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证申领考试,有效地提高全市行政执法水平和能力。
加强行政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2019年8月8日,鼎湖法院公开开庭审理黄某起诉肇庆市政府和肇庆市自然资源局行政纠纷一案,副市长陈家添以行政机关负责人身份出庭应诉。
法治政府就是权力依法受监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充分体现肇庆政府部门依法办事、充分履职;体现政府部门推进依法行政的坚定决心;体现政府部门真诚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司法监督,建设法治政府的责任担当。
一直以来,肇庆市政府及其部门主动接受党委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本级政府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出台《肇庆市行政应诉工作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按规定出庭应诉,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重视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及时向人民法院反馈司法建议采纳情况,办复率达100%;自觉接受、配合监察机关开展的监督工作;及时向检察机关反馈检察建议采纳情况,办复率达100%。
近年来,肇庆还不断加强行政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完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及失职、渎职举报投诉和监督查处制度;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和电子效能监察系统建设;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健全“12345”政务服务平台与投诉举报平台,并向县(市、区)、镇(街)延伸,建立平台微信公众账号;支持、指导高要区开展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建成“3+9+4+6+N”的高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运行模式,经第三方公司测评,高要全区社会大众对试点工作知晓度达94.5%,对试点工作社会评估满意度达98.5%。政务公开工作走在广东省前列。
西江日报记者 肖桂芳 通讯员 吴宇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