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计划搞个猪棚养猪,大约养150只左右;羊棚也在扩建中,搞一个比较大的,大约能养300只羊。鸡、鸭、鹅也要加大产量,现在产量比较小。我要告诉大家,我的生态农场将会全面建成。”日前,记者走访骆永华的农场,了解到他养鸡、鸭、山羊、鱼等已经卖得所剩无几,对骆永华来说,今年必将是一个丰收年。在我们面前,他高兴地介绍起了明年的农场扩大计划。
广宁县潭布镇前垌村贫困户骆永华,在肇庆市供销社扶贫工作队的帮助和扶持下,通过扶贫政策以及自身的努力,积极发展种养业,走出了一条由贫困到脱贫,再由脱贫到致富的逆袭之路,成为脱贫攻坚的励志典型。
现在满面春风的骆永华,四年前还在经历着绝望与挣扎,那时候,他一家7口人,只有一个劳动力,母亲中风,大儿子离家出走,另外三个孩子还在读书,家庭压力非常大。2016年5月,肇庆市供销社扶贫工作队核查了他们家的情况后,正式把他列为扶贫对象。
“当时骆永华种的果园因为缺乏劳动力丢荒,家庭生活比较艰难。”市供销社扶贫工作队队长冯宇海告诉记者,根据他的个人情况,以及他家靠近山这个优势,扶贫队帮助他发展种养项目。
骆永华表示,扶贫工作队为他到四会各渔场联系鱼苗,送他500斤鱼苗,2017年9月,潭布镇统筹部分扶贫资金实施黄牛散养项目,他领到三只黄牛。
骆永华在鱼塘边新建了牛棚和猪栏,利用鱼塘周边种植长草作为饲料,牛和猪的粪便通过鱼塘去净化排放,这样生态农场逐渐有了雏形。农场出品的禽鱼质量十分高,各大农庄和饭店争先抢购,在当地供不应求。在接下来的两年中,骆永华全身心投入到生态农场的建设事业,养殖的禽畜数量不断增加。
冯宇海表示,当时他很着急找到工作队,帮扶工作队考虑到他有养殖经验,就劝他转养比较有特色的黑山羊,他也听从了意见转养黑山羊。当时帮扶工作队鼓励他大胆地去养,养成后供销社帮他找销路,帮他解决销售问题。
现在,骆永华的农场已拥有100多只黑山羊,鸡鸭鹅有700多只,预计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步入小康水平。同时,在危房改造政策的帮助下,他一家终于在去年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之前离家出走的大儿子也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幸福如期而至,对这一切,阿华表示很感恩。
“我以后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好,在此衷心感谢党和政府,以及肇庆市供销社一路的扶持。”骆永华说,报答这一切的最好做法就是继续努力学习种养技能,把农场办好、办大,以自己的励志经历,鼓励带动周边的群众一起发展黑山羊养殖,共同致富奔向小康。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冯宇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