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的牛大力长势喜人。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摄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中重要的一环,中山市南朗镇政府驻封开县罗董镇五星村工作队通过发展传统南药牛大力种植并结合杏花鸡养殖项目,在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还解决了贫困村脱贫攻坚的“造血”难题。
五星村是位于罗董镇西北部一个边远山村,属省定贫困村,全村共385户198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45户90人。2016年中山市南朗镇政府对口帮扶该村后,大力打造产业项目,带动群众共同参与种植玉米种子、水果玉米、番薯等作物,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造血’基础,发展好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村才能持续不断地‘造血’,贫困户的收入才能有坚强的基础保障。”中山市南朗镇政府驻封开县罗董镇五星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凌玉锦告诉记者,这些传统的经济作物极易受天气、土壤、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规模不大,销售途径有所限制,导致项目效益不高。
随后,工作队员们先后多次到附近的贫困村考察,征求广大贫困户和农业专家的意见建议,召集村两委干部及贫困户代表多次商议共同谋划,并结合五星村的地形地貌、优势特长等,最终筛选出了一批符合五星村特色的产业发展项目。
在封开县相关部门、中山市驻封开(德庆)县扶贫工作组以及罗董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工作队从符合条件的项目中二次筛选,逐一联系走访企业,实地调研,精心考察,最终确定了与广州麦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牛大力+杏花鸡”项目的合作意向。
要想发展“牛大力+杏花鸡”项目,首先要有适合的土壤和“连片土地”。但五星村的人均土地不多且较为分散,整合这些分散的土地需要一家一户地做思想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于是工作队与村委干部连夜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与村民代表共同商议土地流转事宜,有的村民代表认为老老实实种玉米和番薯最保险;有的村民代表担心“牛大力+杏花鸡”项目最后烂尾劳民伤财等等。
在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影响下,项目进度缓慢。但凌玉锦心有不甘,这么好的一个项目不能落实,等于变相削弱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
凌玉锦明白,要想让群众支持你,就得让群众了解你、信任你。于是,凌玉锦召集了全村的党员开会讨论,了解“牛大力+杏花鸡”项目的发展前景,然后再挨家逐户地去做村民的工作。
为了让广大村民包括贫困户们放心,凌玉锦组织部分村民和贫困户代表来到广州麦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杏花镇的一个基地参观,看一看“牛大力+杏花鸡”项目的优势,听一听种养经验,再谈一谈收益。
参观结束回到村后,代表们兴奋地劝导其他村民说:“我亲眼看过了,这个项目一定行!”很快,五星村就顺利流转到了500亩的合适土地,首批种苗也如期钟下了田。记者在五星村的牛大力种植基地看到,在原本种植玉米和番薯的碎田上,整片整片绿油油的药苗长势喜人。
凌玉锦告诉记者,“牛大力+杏花鸡”项目采取“公司+村经联社+贫困户”方式运营,由广东麦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南朗镇对口帮扶的封开县罗董镇五星经济联合社(以下简称合作方)签订合作共建项目协议,共同出资390万元运营项目(合作方以扶贫专项资金的方式出资人民币250万元)。
“该项目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扶贫造血功能,激发起杏花鸡产业在五星村的发展活力,加快五星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凌玉锦表示,项目的长远规划是将基地发展成为能生产、可参观、供学习的名优农特产品示范基地,打造农业种植“一村一品”品牌,以形成名特优农产品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据了解,“牛大力+杏花鸡”项目合作为期10年,企业每年按照合作方实际投资金额的7%进行收益金分配并分10年返还投入资金。按照五星村“牛大力+杏花鸡”项目收益分配方案,可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带来20万元。
“今年已经产生了10.5万元的收益,不仅贫困户增加了7.35万元的分红,村集体也获得了3.15万元的收益。”凌玉锦说,牛大力5年后便可收获,预计总产量高达19万公斤(合作期内),按照目前市场价20元/公斤计算,产值380万元。此外,基地还计划养殖杏花鸡2万只,保守估算每年的养殖收益也有30万元。
除此以外,工作队还与企业达成共识,基地将按照所需人工优先解决贫困户及群众的就业岗位。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第一期工程的牛大力药苗已种植完毕,参与务工的村民共有30多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人参与,月均增收2500元。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