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区救助站工作人员赵联峰 常怀赤诚之心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千里寻亲,百里归家,相逢一刻,涕泪涟涟,这样的场景,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在高要区救助站上演。而促成这一幕幕迟来的团圆“剧场”的背后,便是高要区民政局救助站工作人员,赵联峰是其中一个。在国家民政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之下,赵联峰主动利用口音识别、脸谱识别、心理辅导、实地走访、互联网等手段,成功帮助40名滞留人员回家团聚。

赵联峰(右)到肇庆复退军人医
院探视。 受访者供图

赵联峰(右)到肇庆复退军人医 院探视。 受访者供图

千里寻亲,百里归家,相逢一刻,涕泪涟涟,这样的场景,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在高要区救助站上演。而促成这一幕幕迟来的团圆“剧场”的背后,便是高要区民政局救助站工作人员,赵联峰是其中一个。在国家民政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之下,赵联峰主动利用口音识别、脸谱识别、心理辅导、实地走访、互联网等手段,成功帮助40名滞留人员回家团聚。

2005年12月,赵联峰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消防兵。2018年8月,他转业回到高要区民政局下属的救助服务站工作。脱下军装,坐上救助巡查车,面对社会救助这一个崭新领域,赵联峰开始还是显得颇为陌生。为了尽快打破这种局限,他主动到市救助站跟班学习,短短半年时间,便熟练掌握了救助巡查、个案帮扶、信息采集、档案管理等事项。

2016年9月,高要区民政局接到一名流浪乞讨人员,当时由于该流浪男子吐字不清、思维混乱,也联系不上家属,工作人员无法确认其身份。随后,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将男子送到肇庆市复退军人医院进行恢复治疗。但寻找工作并没有停止,他们通过不断地沟通交谈,系统查询等,希望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案件交接至赵联峰时,他发现,在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过程中,仅依靠寻亲网、信息记录等方式寻找滞留人员的家庭信息,如同大海捞针,不但效率低下,准确率也不高。唯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寻得更多机会。2016年,国家民政部印发了《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五规划》,要求升级完善全国救助寻亲网,加强人脸识别、指纹识别、DNA比对、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综合应用,推动解决长期滞留人员安置难题。

2020年6月,高要区救助站和肇庆市公安局高要分局刑侦大队对接,希望通过DNA手段能尽快解决肇庆市复退军人医院滞留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7月15日,这一批滞留人员中只有上述男子DNA有结果。赵联峰迅速与开平市救助站联系,经过开平市救助站了解,上述流浪男子即是2013年3月在开平市走丢的武姓男子。

与家人失散七年后,在各方努力下,武姓男子最终与亲子团聚,看着他们彼此紧紧相拥在一起的感人场面,赵联峰感慨说道,“这就是我坚持做这份工作的初心,能够帮助失散人员寻回亲人,家人团聚,这是社会救助的意义所在。”日前,赵联峰还被评为高要第二届“最美高要人”荣誉称号。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