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自2016年5月挂驻帮扶怀集县连麦镇莲社、仓社、下坑共3个村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肇庆市委办公室紧紧围绕 “抓党建促脱贫”主体思路,以党建工作为出发点、着力点、切入点,依托党组织阵地堡垒,发动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积极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方法,深化细化扶贫工作帮扶措施,不断提高脱贫致富的实效性、长效性和稳定性,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强堡垒 党群服务中心变靓
“脱贫致富的关键还是要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今年已任职三届的莲社村委会支部书记莫如醒表示,以前的莲社村党支部软弱涣散,两委班子人员年龄偏大,村干部收入偏低,加上村集体收入少导致想干事干不了,工作没有积极性,是全镇有名的落后村。
“曾经有一次,村里开全村党员大会,通知前几天就发下去了,但当晚来开会的党员竟然凑不齐法定人数,没办法只能发动村干部一个一个地上门找。”莫如醒表示,人数凑齐了,但50多人挤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会议室里,在30多度的室温下,蚊叮虫咬,没有空调,别说讨论事项了,连10分钟都待不住。
不过,这种情况自2016年肇庆市委办公室扶贫工作组进驻莲社、仓社和下坑三个村委会后逐渐得到改善和提高。工作组一方面加强指导帮扶,帮助挂点村建立完善村“两委”工作制度,一方面明确分片包干、走访联系、精细分工具体职责。
“支部堡垒强,脱贫才有保障。”工作组加大资金帮扶和指导帮扶,鼓励支持挂点村开展丰富的党组织活动、群众文体活动及春节文艺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
为加强省定贫困村莲社村的阵地建设,工作组多方筹集资金约130万元,新建了一栋使用面积470余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党群服务大厅、多功能会议室和现代综合办公室,切实解决基层组织阵地薄弱和办公条件简陋的困扰。
今年7月1日建党节当天,装修一新的莲社村党群服务中心启用。
“启用前的一晚,我和村里的老党员激动得一夜都睡不着。”莫如醒表示,以前的党群服务中心是全村最差的楼房,外貌破旧、面积狭小,连村民都不乐意过来。如今的办公楼功能齐全、宽敞明亮,是全村的 “标志性建筑”,村民在这里喝着茶水、吹着空调就能把事办好。
一引三带 贫困户收入越来越多
肇庆市委办公室在帮扶莲社、仓社和下坑三个村的过程中,创新实施党建“一引三带”工程,构筑“支部引领,支书带头,党员带富,能人带动”的党建促扶贫工作格局,由村级党组织谋划引领扶贫工作,党组织书记带头落实攻坚任务,党员干部带领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增收致富,党员能人鼓励带动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村居环境整治等公益事业。
今年44岁的莫崇麟不仅是一名贫困户,还是一个单亲家庭,一人拉扯着4个子女艰难度日。工作组帮助莫崇麟挑选了一些产业项目,然而“穷惯了也穷怕了”的莫崇麟既不接受也不拒绝,这让工作组的人员傻了眼。
“好比蓄尽全力出拳,却打在了棉花包上一样。”2017年7月,当时的肇庆市委办公室驻村工作组组长陈超强回忆:多次做思想工作,带着他参观其他村的养殖项目,又请来养殖专家手把手教授,莫崇麟才点头答应先养一段时间的猪仔试试。
发展产业项目需要启动资金,莫崇麟一贫如洗,根本拿不出一分钱。工作组通过金融扶贫政策帮助莫崇麟申请2万元贴息贷款,但申请流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贫困户的产业项目等不及,加上担心莫崇麟泄气“反悔”,陈超强一咬牙从自己的卡里取出2万元现金,交到莫崇麟的手上。
深受感动的莫崇麟颤抖着手接过2万元钱,红着眼向陈超强保证:陈书记你放心,明天一大早我就动工建猪栏。
依靠工作组发放的7头小猪仔,莫崇麟开启了他的养殖家畜脱贫之路。
如今,莫崇麟的养殖场不仅面积进一步扩大,养殖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增加,目前在他的养殖场里共有8头肉牛,2头母猪和11 头小猪,11只肉狗,场里鸡鸭遍地跑,塘里鱼虾水中游。
“我现在养殖场的家畜总价值超过15 万元,加上前两年的收益10万多元,已经超过脱贫标准。”莫崇麟信心满满地表示,他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做一名贫困户中的 “养殖大王”。
据介绍,近几年来,在村党总支部引导带动下,驻点的三个村群众通过流转闲置土地400多亩,成功引进两家农业企业进村建设现代农业种植基地。在今年初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候,莲社村党员、大学生、村医等人员在村党组织号召下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并组成第一个村级自行车巡逻队,进村入寨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和防控巡逻,确保村级疫情零发生。
党建扶贫 贫困村变得越来越美
市委办挂驻帮扶工作组组长叶子敬表示,自2016年5月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肇庆市委办公室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主体思路,以党建工作为出发点、着力点、切入点,依托党组织阵地堡垒,发动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积极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方法,深化细化扶贫工作帮扶措施,不断提高脱贫致富的实效性、长效性和稳定性,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工作组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强化党建促扶贫经费保障,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强化党建促扶贫工作成效,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关乎群众利益的问题。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村道硬底化、卫生村创建等农村中心工作的开展,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向挂点村倾斜,帮扶村开展公共服务站建设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018年,挂点村莲社村统筹使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约1200万元开展公共硬件设施建设,并向市县林业部门争取专项资金30 万元,在村内主干道两旁种植树木86棵、花草210平方米,共恢复绿化面积920平方米。
在2019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经市委办直属机关党委联系协调,广东仪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捐赠资金20万元,专门用于帮助下坑村实施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较好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难问题。
“脱贫攻坚工作其实就是利用党组织的力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实办好,努力让贫困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叶子敬表示,今年6月,工作组在进一步落实贫困户家居环境提升行动中发现有个别贫困户还存在房屋漏水、门窗破烂等问题,居住环境有待改善。
为此,市委办公室立即对3个挂点村贫困户开展家居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摸排贫困户家居环境问题隐患,并积极筹措资金 12万元帮助52户贫困户修缮家居环境,重点整治户内电线乱拉乱搭、房屋漏水、门窗破损严重等问题。
如今的莲社、仓社、下坑3个村村道整洁、路灯明亮,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不仅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提升、村居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个个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