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旅游项目串珠成链推进全域景区化 ——怀集显山露水绘就全域旅游靓丽新画卷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年来,怀集县以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发展特色旅游,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力争建设成为大湾区重要的观光、休闲、会议、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怀集一江两岸城区新貌。 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怀集一江两岸城区新貌。 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在怀集,我们能享受到的不仅仅是风景秀丽的青山绿水,还能领略观光采摘的休闲乐趣,到户外运动森林康养基地探古寻源,赏连绵山丘上的数千亩至美玫瑰花海……”金秋时节,行走在怀集各乡镇,处处姹紫嫣红、花香四溢,游客慕名而至,尽兴而归。

近年来,怀集县以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发展特色旅游,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力争建设成为大湾区重要的观光、休闲、会议、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去年,怀集县共接待游客 473.3万次,同比增长9.6%,旅游总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9.3%。

黄昏下的文昌塔端庄秀丽。 西江日报通讯员 李世昌 摄

黄昏下的文昌塔端庄秀丽。 西江日报通讯员 李世昌 摄

转型升级 用活用好资源禀赋

依托资源禀赋,近年来,怀集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先后制定出台《怀集县旅游振兴三年(2019——2021年)“十大行动”计划》和《怀集县促进旅游振兴扶持办法》,吹响了旅游振兴的号角;聘请广州五维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专家团队编制《怀集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通过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旅游振兴,再现怀集旅游业辉煌。

从这个“梁柱图”可以看到,怀集全域旅游不限一地一隅,不在一景一区,而是“点、线、面”结合全面推进,“城、镇、村”联动全域提升。所谓“面”,即抓景区县城、景区镇、景区村建设,支撑起全域旅游的基本架构;所谓“线”,即充分挖掘怀集山水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努力打造“洊水稻香体验游”“长寿养生赏花游”“壮乡瑶寨风情游”等多条特色旅游精品路线;所谓“点”,即以各乡镇旅游资源为依托,着力打造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

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 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 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通过“点线面”的串珠成链扩面,怀集基本构成旅游县城、旅游风情小镇、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特色乡村四级旅游系统,形成了既有“繁星满天”又有“众星拱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怀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气候宜人,让人流连忘返。去年,怀集先后成功举办春节黄金周“请到怀集过大年、欢乐燕都闹新春”“菊天同庆、玫瑰相约”——迎新春大型菊花、玫瑰展等主题的活动,以鲜明的地方过大年特色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到怀集旅游观光,实现了旅游工作“开门红”。2019年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33.3万人次,同比增长35.5%,旅游总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58%。

此外,怀集还成功举办了下帅“元宵节”“牛王诞”、大岗镇浪美村 第三届“油菜花节”、连麦镇 种桃植树祈福活动和岗坪镇首届草莓节、怀集县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品茶节、在华辰玫瑰园举办第一届定向徒步活动和帐篷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到怀集观光旅游。

怀集夜景。 西江日报通讯员 谢剑兴 摄

怀集夜景。 西江日报通讯员 谢剑兴 摄

做大休闲旅游业 让风景变成“钱景”

走进华辰玫瑰园,山坡上种满玫瑰、金樱子、金花葵等花卉作物,放眼望去,一片烂漫花海。站在高处观景台眺望,只见连绵山丘花团锦簇,繁花似锦。华辰玫瑰园连绵的10多个“馒头山”,以玫瑰为主的各式花卉争奇斗艳,让人赏心悦目。不少市民游客在绿茵大草坪上游玩嬉戏,网红打卡景点“华辰玫瑰园”成为游客们的热门去处。

华辰玫瑰园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例子,很好地把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是当地打造美丽田园综合体的“样本”。去年春节,十万市民游客到此“打卡”参观,门票收入达100万元。

更令人期待的是,经过升级改造后的华辰玫瑰园,将新增越野汽车、热气球航空运动、向日葵花海、天空之门、星空露营等“网红”项目,并将于国庆黄金周开门迎客,给旅客全新体验。

今年4月,广东省汽车摩托车运动基地总部落户华辰玫瑰园,标志着体育、旅游、农业三位一体的项目正式实施,也是肇庆市旅游振兴“旅游+体育”融合发展迈出的重要步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怀集正通过培育一批特色突出、配套完整、宜居宜游、可学可看可推广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从“卖产品”到“卖风景”、从“风景”到“钱景”的转变,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增收。

华辰玫瑰园盛开玫瑰花。 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华辰玫瑰园盛开玫瑰花。 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打造“田园乡景” 让“旅游+”遍地开花

近日,深圳市民梁小姐搭上由深圳火车站开出的驶向怀集方向的跨线动车。中午时分,她站在梁村花石洞天景区,与四门岩上的摩崖石刻来个亲密合影。

“小桥流水、山谷鸟鸣、稻米飘香,就像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画册,美不胜收。”梁小姐对位于梁村镇的“洊水稻香”示范片赞叹不已,认为这里就是她的“诗与远方”,接下来她还将前往下帅乡体验一把壮乡瑶寨风情游。

记者站在“洊水稻香”示范片综合服务中心,举目望去,连绵数里的平川绿野中,十三座奇峰兀然拔地而起,奇峰峻秀,形态万千,曲径通幽,自然构成奇伟壮丽的自然风景观。

“这里建有农业产业基地17个,有古怀阳八景——花石洞天、华光寺、古建筑、古碉堡、百年龙眼树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梁村镇创建办主任梁智雄对“洊水稻香”示范片的景色如数家珍,示范片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思路进行谋划,把“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既让当地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又吸引外地游客纷至沓来。

据介绍,怀集县洊水稻香省级农村示范片以梁村花石洞天景区为中心,把梁村镇洊水村、花石村和岗坪镇睦渊村3个行政村为主体村,将何屋村、峰剑村、大寨村、三柏村、寨心村作为核心村,打造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洊水稻香示范 片区“金名片”。

今年,怀集文广旅体局向省文化和旅游厅申报,将“洊水稻香体验游”“长寿养生赏花游”和“壮乡瑶寨风情游”列为我省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其中,推荐的“长寿养生赏花游”被列为广东省100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洊水稻香”新农村示范片区和浪美村被评为文化旅游特色村。

此外,怀集还积极策划、打造两广省际文化旅游廊道建设,策划了梁村何屋村—华光寺—三柏村—岗坪太平桥—西届庙省际文化旅游线路。

为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今年县旅发委向省文化和旅游厅申报,将华辰玫瑰三产一体化旅游综合项目推荐为广东省文化产业创意园创建单位,将下帅乡、桥头镇列入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单位。

广东寻源谷户外运动森林康养基地效果图。 资料图片

广东寻源谷户外运动森林康养基地效果图。 资料图片

优质项目陆续加码 旅游产品供给丰富

作为市、县重点旅游项目,广东寻源谷户外运动森林康养基地即将于9月23日开营。记者日前探营,立高而望,峡谷的原貌没有被破坏,喀斯特原生态景观依旧令人心旷神怡。

“项目坚持不兴建大型建筑物、不进行硬底化、不破坏生态林,以最大程度保护生态资源、自然环境,保持原始地形地貌,是绿色低碳环保项目。”该基地相关负责人陈禹光介绍,基地还规划建房车基地,并提前与房车协会和汽车、摩托车协会等协议合作,将在国庆期间举办房车展、露营大会、汽车及摩托车户外运动,同时展现自然优势和桥头的攀岩特色传统,举行徒步越野、丛林飞梭、野外攀岩等运动项目比赛,以此“引爆”项目对外开放。

这只是怀集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的一个缩影。今年,华辰玫瑰园、塔山森林公园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旺景大酒店创建3星级旅游饭店。其中华辰玫瑰园、塔山森林公园将在9月和10月底完成创3A级景区任务。

怀集县还将推出下帅乡旅游风情小镇和培育文岗村创建省级文化旅游特色村;下帅乡红霞湾景区即将建设完成,计划今年国庆黄金周向游客开放;加快推进六祖禅宗文化旅游区和岳山温泉旅游区重大项目建设;依托邓拔奇故居、钱兴故居等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旅游研学项目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

展望未来,怀集将构建成为集温泉健美、休闲养生、宗教文化、农业观光、会务度假、美食购物于一体的“广东文化旅游休闲大县”、大湾区文化旅游胜地和南中国避暑胜地。

怀集桥头好风光。 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怀集桥头好风光。 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苏泳生 文伟勤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