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志愿者一同合影。 受访者提供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历时近2个月的千里驰援之路,她一个人去也一个人回,满怀着奔涌的热血,和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念,完成了这趟特殊的远征,成为最特别的“逆行军”。她是广东省道德模范推荐人选叶海兰,也是肇庆市高要城区一名90后青年志愿者。
在湖北疫情防控最严峻的阶段,听闻同胞有难,2月18日,自发从肇庆出发赶赴湖北武汉,深入战疫核心,为新冠疫情防控救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孤身赴汉 一个人成“逆行军”
2月18日下午,叶海兰乘坐高铁抵达武汉。北上赴汉,是这个南方姑娘30年来的首次出省行,而踏上这趟征途并不容易。
叶海兰有两个孩子,自2011年护理专业毕业获得护师证后,她先后在肇庆高要的医院和私人诊所担任护士,有着近9年的护理工作经验。2月2日,他们一家搬进了位于高要城区的新家。在春节团圆欢乐之际,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却让大家的心情蒙上了阴霾。
每天看着电视里的新闻,叶海兰一颗心也跟着揪了起来,恨不得生出羽翼飞过去,为抗击疫情尽一份绵薄之力。然而那时的她,没有工作单位、无法随医疗队出发,这一萌生的念头被搁浅。
恰在这时,叶海兰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由武汉市武昌区委组织部委托苏州一家公司发起的“慈善中医之家”志愿组织“召集令”,招募具有医疗资质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组成医疗队,进驻武汉市第七医院特设病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月15日,在得知该消息当日,叶海兰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把消息告诉丈夫后,丈夫何绍彬第一时间表示不同意,并藏起了她的身份证。那几天,一躺在床上,叶海兰就辗转反侧,并与志愿组织取得了联系。“也许要吃很多苦,可是我知道,如果不去,我会后悔一辈子!” 最终,她下定决心要跟随自己的内心走,丈夫也主动归还了身份证,她立刻买了高铁票,孤身北上。
当时的武汉高铁站已经停止服务,当她坐上了从广州开往湖北方向的高铁列车后,立刻向乘车长说明情况,请求列车经停武汉站时让她下车。最终,她成了那趟列车唯一在武汉站下车的人。走出车厢,气温骤降,凛冽的寒风刮过脸庞,冰冷生疼,所见萧条清冷,内心却热血翻腾。“武汉,我来了!”
赴汤蹈火 隔离病房即战场
“您辛苦了!”2月18日,出站不久叶海兰坐上了志愿者开往武汉市第七医院六病区的车辆,她就收到了另一名护士发来的信息: “你可能要马上投入工作了,请做好准备!”
叶海兰即将工作的武汉市第七医院六病区,是一栋建于1955年的老楼,由医院临时改为了中医病区,环境较为简陋,使用的物资基本来自捐赠。当时该病区收治第一批共36名新冠肺炎患者,前期由于人员不足,病区加上她共3名护士,每人需要连续工作 12小时。
顾不上整顿休息,吃过热馒头,叶海兰在接受一小时的穿脱防护服紧急培训后,于当日15时30分许,便踏进了隔离病房,正式开始工作。
初来乍到,这一切未曾有过的尝试让叶海兰有些崩溃。“我不是怕接触病人,是这一病区操作流程还不熟悉,如果遇到突发状况,我担心自己能不能应付得来。”她说,第一班上得自己“两眼放光光”,将近10个小时连续工作下来,她手脚酸软,又饿又累。
尽管此前通过视频她早已琢磨过无数次穿脱防护服流程,但她第一次真正穿上这些严密的装备,长时间不能喝水、吃饭、上厕所,叶海兰仍觉得难以适应。再加上自己戴着近视眼镜,再戴一层护目镜,起雾后视线模糊,打针、用药,每一个过往简单的步骤,都变得艰难重重。
这还不是最难的,护理工作更多地需要配合医嘱来操作。隔着防护服、戴着手套,灵敏度下降,很多时候为病人抽血时,都会找不到血管位置。每当这时,病人们握着叶海兰的手连声道谢说“没关系,你扎吧!”她却不忍让病人遭罪,屏住呼吸,手摸动脉血管,认真辨别,“只要能一针见血,我们就觉得比拿奖还开心。”
抵汉首日便马不停蹄地进入高强度工作状态,再加上 水土不服,第二天一早起床,叶海兰 就 发现自己开始干咳、呼吸困难、手脚出冷汗,一丝丝恐惧油然而生。好在医生检查后,证实她是连日劳累加水土不服所致,对症吃药后,叶海兰很快没事,迅速调整状态投入战斗。后来,随着另外两名护士的加入,病区开始实行三班轮流上岗,每天工作时长为8小时。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一批批患者出院 “战报”出炉,让大家感到兴奋又欣慰,叶海兰紧绷的神经也逐渐放松。她所隶属的 “新瑞慈善中药之家”志愿者团队,最终累计共为68名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诊疗服务,67 人治愈出院,治愈率达到95.6%。
无怨无悔 凡人英雄成亲友骄傲
3月中旬,送别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离开后,志愿工作也宣告结束。3月底,隔离期结束,武昌区相关部门为叶海兰和其他50多名个体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表彰他们为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作出的贡献。
来时冰天雪地,走时樱花盛开。4月初,叶海兰再次买了一张车票,踏上归途。在获得当地给予的离汉证明和肇庆当地给予的接收证明后,她辗转从咸宁北出发乘坐高铁回到广州,再回到肇庆。 “当她跟我说她想去武汉时,我觉得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她就是这样一个热心又勇敢的姑娘呀。”共事多年的好友王余艳表示,叶海兰一直以来都对工作很负责、很认真,也重承诺,说到就会做到,她很敬佩,也为有一个身边的抗疫英雄而自豪。
“选择去武汉,目的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叶海兰表示,这一段在武汉的志愿者经历,将永远珍藏心中,这段经历也会成为未来前进的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