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扶贫协作广西四县达到摘帽标准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自2017年9月对口帮扶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和龙胜县、贺州市昭平县和富川县以来,肇庆市已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4.75亿元,有力推动实施296个扶贫协作项目,涉及产业合作、住房和医疗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易地搬迁、乡村旅游等方面,累计惠及 10.6万贫困人口。目前,肇庆市扶贫协作的四个贫困县205条贫困村和15.91万贫困人口达到摘帽标准。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自2017年9月对口帮扶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和龙胜县、贺州市昭平县和富川县以来,肇庆市已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4.75亿元,有力推动实施296个扶贫协作项目,涉及产业合作、住房和医疗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易地搬迁、乡村旅游等方面,累计惠及10.6万贫困人口。目前,肇庆市扶贫协作的四个贫困县205条贫困村和15.91万贫困人口达到摘帽标准。

“优于自身尽力而为”帮扶协作四县

开展扶贫协作以来,肇庆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粤桂两省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工作要求,对照《广东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加力行动方案》要求,按照“优于自身、当地所需、肇庆所能”原则,全力助推肇庆对口扶贫协作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结对帮扶工作中,肇庆市把对口帮扶广西桂林、贺州的扶贫协作视为分内事、自家事,动用最优资源(由肇庆市经济最好的中心区四个县市区来结对帮扶)、最强干部(安排县市区年轻副处实职干部挂任驻县工作组组长)来落实帮扶工作。

每年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协作工作,并亲自带队赴扶贫协作地区开展调研对接,每年至少召开1次市委常委会会议、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1次市级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部署推进扶贫协作工作。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 12次率队赴桂林市、贺州市以及相关县考察对接,并召开联席会议和座谈交流会。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也多次带队到各结对县开展调研指导。肇庆市县两级共到扶贫协作地区开展调研考察对接千余人次。

为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扶贫协作各项工作,肇庆市先后出台13份关于扶贫协作工作的政策性文件。每年年初根据《广东省粤桂扶贫协作工作要点》结合肇庆帮扶工作的实际,制定了《肇庆市粤桂扶贫协作工作要点》,明确了肇庆市扶贫协作工作的22项工作任务和具体责任单位;每年与桂林市、贺州市分别签订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也明确了各项工作牵头负责单位、完成时限和各项指标分解数。通过年初明确的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有效确保了全年度扶贫协作任务的如期高质量完成。

产业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肇庆市立足扶贫协作地区县情、农情,深入调研选定扶贫协作产业项目,认真与当地谋划共建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引导东部企业进驻。目前已累计为对口扶贫协作地区引进企业30 家,累计投资额4.99亿元,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016人。

端州区对口资源县在苏州、南通、台湾地区引进企业3间,率先在资源县打造了竹笙种植、辣椒深加工、杜仲茶深加工等新生产业带,预计项目投产后可带动贫困户500名。

鼎湖区投入3030万元扶贫协作资金入股昭平县将军峰集团,建立茶产业“一园四基地”,每年可为昭平县43个贫困村实现每村3.5万元的集体经济增收,并为当地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400多个,预计每人每年可增加工资收入1.8万元。

高要区投入广东省级财政帮扶资金 1700多万元,建设6大农业产业基地(平等镇庖田村油茶产业基地、平等镇平等村松树坳油茶产业基地、平等镇小江村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乐江镇乐江村沃柑产业基地、伟江乡黄金梨产业基地、泗水乡泗水村红米产业基地),2个扶贫车间,直接受益贫困村59 个,直接受益贫困人口8500多人,辐射带动贫困人口1.8万多人。

四会市利用扶贫协作资金7000万元,购买4栋标准厂房,共建粤桂(四会·富川)扶贫协作产业园,引进8家合计投资1.638亿元广东企业落户产业园,2019年厂房租金 553.26万元,为156个村平均每村增收4万元,并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

此外,肇庆市还以扶贫为目的、以带动脱贫为宗旨,在乡、村设立加工车间解决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目前累计建设贫困车间45个(其中有20个在建),投入生产的25个扶贫车间已全部复产,吸纳贫困人口就业512人,采购、销售结对地区特色农产品3955.96万元。

在实施精准扶贫项目,推动有关能源类产业项目对口协作方面,四会市帮扶富川县每年30亿千瓦时送电广东的“贺电送粤”精准扶贫项目,曾经在“2019年全国扶贫日三产联动扶贫论坛”作为优秀案例分享交流,今年四会市拟继续推动该项目政策延长到 2025年。

三年投财政援助资金4.75亿元

为确保完成扶贫协作目标任务,肇庆市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4.75亿元,有力推动实施296个扶贫协作项目,涉及产业合作、住房和医疗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易地搬迁、乡村旅游等方方面面,累计惠及10.6万贫困人口。

此外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协作,通过多渠道引入社会帮扶资金捐款及捐物折款3347.53万元。其中,2020年肇庆市按照“两个不低于”(不低于2019年全国平均数、不低于2019年实际完成数)要求落实援助资金,在今年1月份肇庆市鼎湖区、四会市已分别向结对贫困县拨付600万元、463万元财政援助资金(比上年增加49%)。

在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方面,肇庆市在扶贫协作地区累计举办劳务培训班63期,提供就业岗位8.43万个,成功转移贫困劳动力到广东就业3574人,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2451人,成功转移贫困劳动力到其他地区就业653人,定向招收扶贫协作地区贫困学生377人到肇庆市中等职业院校免费就读。

尤其是今年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把帮助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作为脱贫增收和助力企业复产复工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摸底贫困户外出就业情况和意向后,采取“点对点”“5个统一”(统一组织、统一体检、统一免费包车、统一防护保障、统一跟车服务)等超常规措施,帮助贫困户赴粤务工。截至目前,已帮助对口四个县贫困户劳动力返岗复工率达91.2%。其中在东部结对地区新增就业1219人。

培训干部留下带不走的工作队

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培养出一批有能力、有水平、愿作为的扶贫干部,才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肇庆市注重为扶贫协作地区打基础、谋长远、积累人才资源,积极向扶贫协作地区派出“舍不得放手”的骨干型干部和人才,累计选派了副处级干部4 人、科级及以下干部42人次,成立4个扶贫协作驻县工作组统筹扶贫协作。

截至目前,肇庆市共选派222人次专业技术人才到扶贫协作县开展支教、支医、支农和技术支援工作,培训党政干部932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960人次。接收对口结对县230名专业技术人才到肇庆挂职交流、跟班学习,提升扶贫协作地区党员干部眼界视野、能力素质。肇庆市梁儒发、伍永强、陆开朝、樊智浩等四名同志均被评为广东省 2016-2018年脱贫攻坚特出贡献个人。

目前,肇庆市对口协作的四个贫困县均达到了摘帽标准,205条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4.16万户15.91万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由帮扶伊始的20%下降到 2019年年底的0.69%。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