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聚力实干 “造血”致富——中山市公路局联合扶贫工作队帮扶省定贫困村封开县南丰镇且止村纪实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截至目前,且止村110户贫困户310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且止村也达到了贫困村出列、软弱涣散村摘帽的要求。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聂 韵

“昨天夜里刮了几阵大风,水稻基地的稻谷垂头了,我们去看看有没有被吹倒。”封开县南丰镇且止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吴文峰和扶贫队员们开着布满泥滓的破旧摩托车、电动车来到水稻基地,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

沉稳细心的吴文峰是中山市公路局路政执法科副科长、法规科负责人,2019年3月受委派到封开县南丰镇且止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当年5月份兼任且止村第一书记,与中山航道事务中心林瑞山,中山海事局孙红蕾,中山公路局张杰豪、陈炜组成了中山市驻且止村扶贫工作队。

且止村是省定贫困村,与广西接壤,离封开县城83公里,山地面积36.70万平方米,耕地面积2.85万平方米,由43个自然村组成,建档立卡的扶贫户110户310人。

刚驻村时,为了确定“帮什么”、“怎么帮”的问题,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对照贫困村贫困户退出的标准,梳理制约且止村脱贫的短板和突出问题,帮助且止村描绘出脱贫发展的“蓝图”。

打赢脱贫攻坚战,抓党支部、提升组织力是关键。且止村过去是典型的软弱涣散村,村干部缺想法、缺干劲,党员开会难、议事难,群众不支持、不买账。吴文峰带头与党员扶贫队员们将党籍转入且止村委,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书记讲党课、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等学习教育和党建活动,使村委会党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极大地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前期调研走访中,工作队了解到且止村村民都是靠打井水来满足日常用水所需,地下水口感差、杂质多、安全得不到保证。在枯水期,地势较高的村户无法取水,只能到地势较低的水井处挑水,生活极为不便。

为解决供水问题,工作队先后到县水利局和财政部门沟通汇报,对接政策,采取招标方式,落实了村内管道施工单位。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自来水工程圆满骏工,且止村终于实现了全村集中供水,水质达标。

水通了,民心也畅了。村民们纷纷说:工作队是真心为咱们谋福利,是真心帮助咱们脱贫来的。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驻村以来,队员们多次到村民家中走访,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查看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弄清致贫原因。

队员张杰豪、陈炜在走访时发现,贫困户莫金来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其刚初中毕业的儿子莫焕河也因此在家照顾父亲。张杰豪、陈炜当即与队员们展开研究,经层层汇报,最终为莫金来争取到前往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就医的机会,为其子莫焕河争取到参观肇庆技师学院的机会。张杰豪、陈炜深知改变一个贫困学生的命运,不久的将来,也会改变一个贫困家庭的生活面貌,他们鼓励莫焕河自强自立,树立远大理想,克服心理障碍,创造美好前程。

两年前,队员林瑞山在家访贫困户时了解到高燕枝有做腐竹和豆腐的浓厚兴趣,自己又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于是他们便多次带高燕枝去学习别人的工艺流程和先进经验,鼓励他认真学习并要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

两年后的今天,高燕枝家的豆腐作坊已小有规模,家庭收入显著提高,实现了脱贫。下一步,扶贫队将继续帮助高燕枝豆腐作坊的产品提升包装档次、拓宽消费渠道,为他的逐梦之旅增添助燃剂。

要让贫困户真正意义上实现脱贫,还得靠扶贫产业项目实现长久“造血”功能。要实现人撤走、不返贫,必须留下好的产业项目。77W光伏扶贫发电站是且止村扶贫工作队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项目。该发电站于2018年4月15日并网运行,项目所有收益用于帮助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后,收益将用于村集体收入积累,真正做到了有长期收益精准帮扶贫困户,增加村集体收入。据统计,该光伏发电站运行至今,其收益和捐赠总额达15.34万元。

此外,工作队还立足当前脱贫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将鸡养殖和水稻种植等传统产业项目向贫困户及全体村民拓展。2019年共发放鸡苗12300只,派发至66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带动收入合计922500元。在种植水稻方面,吴文峰提出租入古廊村、白沙村、上洲村、大洲村共75亩荒地进行地改田处理,作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带动贫困户和其他村民发展高质量水稻种植,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村民收入,又能为贫困户创造就业岗位。

截至目前,且止村110户贫困户310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且止村也达到了贫困村出列、软弱涣散村摘帽的要求。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