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怀集税务助脱贫 “一户一策”见实效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据了解,怀集县税务局专门抽调优秀干部组成扶贫工作组驻村开展帮扶工作,采用“一户一策”模式,注重对贫困户的针对性帮扶,通过仔细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指标信息,组织干部出点子、找项目、寻岗位、售产品、送慰问,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对批准确立的项目做到过程跟踪、全程服务,积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西江日报讯(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吴金仪)近日,怀集县税务局驻中洲镇水下村的扶贫干部再次来到贫困户邓勇元的肉鸭养殖场走访了解情况。今年54岁的邓勇元正在清洗鸭棚、给新进的一批鸭苗喂食,忙得热火朝天。“多亏了帮扶单位和村委的帮助,我和家人住进了新房,还建起了养殖场养鸭,日子越来越好了。”看着鸭棚里的一只只低头觅食的小鸭子,邓勇元满脸笑容地说道。

据悉,邓勇元是怀集县税务局挂点的精准扶贫户,家庭人口6人,母亲年迈,妻子患有慢性病,缺乏劳动力,3个小孩均在当地就学,是低保贫困户。2019年8月,为了帮助邓勇元创业创收脱贫,怀集县税务局扶贫工作组对其家庭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摸底。考虑到邓勇元因家中实际情况不宜外出打工,扶贫工作组联合当地村委,经过研究分析,结合周边山溪河流优越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为邓勇元制定了“一户一策”脱贫政策——开办养殖肉鸭场,养殖销售本地鸭,以改善他的家庭经济状况。

“不行,不行,我没本钱没技术,做不来的。”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刚开始扶贫工作组向邓勇元建议开办肉鸭养殖场时,他有很大的顾虑。为打消邓勇元的顾虑,扶贫工作组走访当地养鸭专业户,为他找到对点帮扶技术人员,设计规划养殖肉鸭场地,制定合适的养殖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帮扶,同时协助其申请扶贫贷款3万元,解决了资金难题。划场地、建鸭场、搭棚架、选鸭苗,在扶贫工作组的帮扶下,邓勇元的养殖场走上了正轨。

为实现产销对接,扶贫工作组积极联系当地饭店,协助促成双方签订定期收购合同,为邓勇元养殖的本地肉鸭打开销路。据统计,在开办养殖肉鸭场半年间,邓勇元养殖、销售本地肉鸭2批共250余只,取得收入8500多元。

在养殖场较为空闲时,扶贫工作组也会鼓励、帮助邓勇元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进一步增加家庭收入。2019年,邓勇元家庭年总收入达到六万多元,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一万多元,实现了脱贫。邓勇元在谈到自家脱贫情况时兴奋地说:“现在收入提高了,生活也大有改善,感觉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据了解,怀集县税务局专门抽调优秀干部组成扶贫工作组驻村开展帮扶工作,采用“一户一策”模式,注重对贫困户的针对性帮扶,通过仔细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指标信息,组织干部出点子、找项目、寻岗位、售产品、送慰问,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对批准确立的项目做到过程跟踪、全程服务,积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