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端州道德模范邹建标见义勇为已成为生活习惯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去年11月,记者采访邹建标的时候,他身上荣誉是端州区和肇庆市的“身边好人”,这次采访,他又多了一个“端州区道德模范”。“他们问我要照片和材料,我才知道被评上了。”长相憨厚的邹建标笑笑说。

邹建标在巡逻中。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邹建标在巡逻中。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去年11月,记者采访邹建标的时候,他身上荣誉是端州区和肇庆市的“身边好人”,这次采访,他又多了一个“端州区道德模范”。“他们问我要照片和材料,我才知道被评上了。”长相憨厚的邹建标笑笑说。最近,他根据分局的安排,抽调去协助社区做创文工作,由于日晒雨淋,皮肤变得黝黑。

记者发现,邹建标获得“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殊荣当中,都是入列“见义勇为”这个奖项,这或许和他当前所从事的工作及职业习惯有关。已有27年警龄的邹建标,目前在端州公安分局国保大队任职,由于从小受到做警察的父亲影响,他为人正直,路见不平敢于挺身而出,至今做了多少件好事,救过多少人,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在单位,只要提到谁做的好事多,同事都不约而同指向他——“邹建标”。

在邹建标人生历程当中,父亲对他影响最大。“他时刻在教导我,做人就要做正直的人,并力所能及地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说,父辈对自己这样要求,他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子女。

今年8月的一天中午,邹建标到佛山市三水区出差,当他驾驶汽车经过三水区人民医院附近时,突然发现一名老人仰躺在路边,不省人事,路人匆匆而过,没有人去扶起他。车辆在他身边穿梭,十分危险。邹建标毫不犹豫停好汽车,径直跑到老人身边。

“我试图摇醒他,但没有一点反应。身上好像散发出酒味,疑似喝醉酒。”邹建标说,当时老人手上还抓着一台手机,便根据最近的通话记录拨打了电话,最终联系到他的朋友。“老人的朋友赶来后,告诉我他中午喝了酒,可能是醉倒。在亲眼见到老人被其朋友送去医院后,我才放心离开。”

在当时,邹建标完全可以加一脚油门,一闪而过,也没有人说他见死不救。“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周边又没有证人,万一倒地者是‘碰瓷’,那你不是惹麻烦上身 ……”对于记者的问题,邹建标淡然一笑,“我是警察,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而且,世上还是好人多。”

和邹建标聊天,发现他的故事很多,很多危险都经历过,让他说一个,往往能带出好几个。“素材够了吧,我要回单位 上班了。”采访中,他经常这样“征求”记者的意见。在他身上,记者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