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四会市委、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和工作要求,自启动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创建工作以来,地豆镇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依托该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优势,持续推进森林小镇创建工作。
据了解,森林小镇是在镇域范围内,具有丰富的森林、绿地、湿地资源,优美的生态景观和特色的生态文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均衡,绿色发展统筹协调,生态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且各项指标达到评价指标标准,并经广东省林业厅认定的建制镇。
地豆镇作为四会市“一核一轴一廊”新发展格局中的生态绿色发展长廊,正全方位参与生态绿色发展长廊建设,辖区内良好的森林、绿地资源,为其创建森林小镇提供有力的支撑。
植树造林,营造绿色城镇
在森林小镇创建工作中,地豆镇尤其重视绿色生态建设,通过大力实施补植增绿、拆违建绿、山体复绿、立体复绿等工程,努力增加城镇绿量,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打造绿色休闲宜居城镇。
开展造林增绿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充分发动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支持,两年来,共新增造林绿化面积78.47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0.87%。
实施圩镇增绿工作。建成四会市第一个镇级文体公园,改造绿化带2500多米,新增绿植5000多株,圩镇绿化覆盖率达32%。
抓好生态廊道建设。建成肇庆市第一个村级森林公园。完成省道260线(7.5公里)、省道354线(4公里)、县道816线(7公里)绿化提升,提高了道路绿化率。
提升生态公益林质量。通过落实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按比例配备护林队员,全面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屏障作用。
开展古树保护工作。按照省绿委办的要求,组织开展对古树名木新一轮普查工作,全镇35株三级古树全部录入古树名木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全部完成挂牌。
改善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地豆镇将创省森林小镇与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镇、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等工作结合,有序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工作。通过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全镇累计清理村巷道建筑材料、杂草杂物、积存垃圾以及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等825车次共约2655吨,整治土地超过5.38万平方米。先后建成建成新沙巷、蛇湾2条宜居村,水车、大塘面、大板崀3条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以及邓家寨、小纯忠、中间寨3条生态文明示范村;建成肇庆市第一个村级森林公园——水车森林公园,以及岗塔崀休闲公园、白虎头休闲公园、大坑口湿地公园等一批公园。一个个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的小村庄,一座座绿草如茵的公园,不仅为地豆镇增添一种绿色的美,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创建森林小镇每天所带来的变化,更吸引着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别具特色的田园风光。
多措并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该镇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河道巡查整治、农业污染源(畜禽养殖)整治等工作,污染防治成效渐显,群众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绿色健康、整洁美丽;建设水车村省级文明乡风示范基地,完成了村史馆、乡贤馆、农家书屋、党建室、粤剧戏台、房屋外立面整治等,并且对整个示范基地进行了美化绿化,有效推动乡村移风易俗。
组织开展生态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大力传播森林生态文化;建立生态标识体系,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宣传家风家训和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化。
突出当地特色绿色产业 加强整体规划
2018年,地豆镇申报创建花卉产业园区。目前,地豆镇花卉种植面积约1400亩,花卉品种达20多种,占全镇种植产业面积32.29%。接下来,将继续引进龙头企业,发动周边农业种植大户,引入一批花卉种植项目,带动更多本地农户加入花卉种植行业,以点带面,统筹规划花卉产业园发展。
记者 甘婉怡 通讯员 刘秀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