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一个令普通人颤抖的名字,它是潜伏在人类身体上的魔鬼,它距离我们很遥远,却又很近。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在2019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这意味着每天有超过一万人被诊断为癌症,平均每分钟7个人。
一幢大楼写满顽强抗争故事
一幢8层高的大楼,独自屹立在市一医院的一角,这座在外人看起来不显眼的建筑,就是肿瘤诊治中心。
4个病区,208张病床,2018年收治病人数5600多人,该医院的肿瘤科收治的病人数量连续多年排在全院各科室的首位,而2018年,该院收治的肿瘤病人数量更是比2017年增长超过20%,癌症病人数持续上升的趋势可见一斑。值得注意的是,该医院的肿瘤患者与国内癌症趋势相近,出现年轻化和多原发肿瘤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在同一个个体上的趋势。目前,该院肿瘤科就收治着最小16岁,最长86岁的病人。
看到肿瘤放射治疗科的门牌以及资料架上摆放的化疗知识小册子、放疗患者须知等宣传资料,才意识到走进了肿瘤诊治中心。这里的环境和其它病区无异,同样干净整洁,却更加宁静。
在进入该病区之前,每一位病人都曾身穿光鲜艳丽的衣服,奔波在人生的各个阶段,过着如你我般平凡却多彩的生活。在确诊为癌症之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怀疑诊断结果,“我没做过坏事,上天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平......”,也发出过如此感叹,而进入这里之后,他们已经接受事实,平静地与病魔顽强抗争。
“愿早日摆脱病魔,身体健康!”、“只要有希望,决不放弃。”在许愿墙,这样直白的语句在肿瘤诊治中心这里显得尤为铿锵有力,它们寄托了患者的心愿,也赋予了患者坚持不懈的信念。
当人没有病痛时,可以有许多愿望,但当人失去健康时,唯一的愿望就是:健康。在这里,活着就是唯一的愿望。
一位癌症患者的炼狱式治疗
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化疗)、放射治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也是癌症患者康复需要经历的种种难关。
乳腺癌、结直肠癌、鼻咽癌是近年来排在该医院前三名的癌症病种。50岁的李女士两年前被“幸运”地查出患有乳腺癌,之所以谓之“幸运”,原因之一是李女士多年没有体检,而一次偶然的体检就查出了病症,原因之二是乳腺癌相对于其他恶性肿瘤,是治疗手段比较多,治疗效果比较好,预后相对好的恶性肿瘤。
“刚拿到自己的化验单,感觉难以置信,我平常乐于助人,怎么会有如此恶报?”和大多数刚确诊的癌症患者一样,李女士拿着检查结果咨询多家医院的意见后,才逐渐相信和接受事实。
“当时我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情绪非常失落,有种想法是真的要告别人间了,自己也偷偷立了遗嘱。”2017年3月,李女士在忐忑之中开始了治疗。
她坦言,癌症治疗确实一个痛苦的经历。“特别是化疗第四期开始,身体就出现剧烈反应,呕吐、便秘、失眠等症状让人很煎熬,由此情绪上也变得很焦虑。”
“治疗期间,内心其实也是很痛苦的,一方面是考虑到因为自己患病拖累了家人,另一方面,治疗久了让再坚强的人也会变得消极,当白细胞很低时,医院的病危通知书更是让人害怕。”李女士对此不堪回首。
经历了多种的治疗手段,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李女士幸运地摆脱病魔,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医生和家人是自己顺利康复的重要原因。”李女士感叹道。“俗话说’不知者无畏’,当时的我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一切按照医生的安排接受治疗。”如今,经历了浩劫的她比以往更热爱生活。
在癌症患者之中,有很多像李女士这样成功康复的事例,但也有遗憾。即使是医务人员自身,也有被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彼时癌细胞已扩散,也失去了救治的机会。据介绍,目前,胰腺癌、肝癌、胆管系统癌症等消化道肿瘤的治愈率仍然偏低,成为名副其实的“死神”。
一支赫赛汀体现的大变化
众所周知,高昂的药物和治疗费是患者治疗的一大障碍,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药物费用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
赫赛汀是用于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物,疗效显著,却曾经价格不菲。2017年以前,赫赛汀售价高达24000多元一支。近年来,国家与制药厂商积极谈判,成功让赫赛汀的价格降到了7000多元一支,降幅超过三分之二,2017年7月,赫赛汀更被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这也意味着,患者目前只需花费不到两千块钱就可以用上一支赫赛汀。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癌症治疗技术。在以前,肺癌三年存活率很低,而如今,免疫治疗能使适合进行该项治疗的肺癌病人成功存活超过五年或者更长时间,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我国自主研发的免疫治疗药物得以迅速发展并陆续上市,未来这些药物将会惠及更多患者。
一系列措施能够预防癌症发生
罹患癌症,对于每个个人,每个家庭,都是一个至暗的时刻,但和癌症抗争的不是个人,而是和医生一起。
他们是这场战役的指挥官,日夜兼程与癌症争夺“失地”。市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练英妮在乳腺癌治疗研究领域已度过了二十几年。“看到来来去去的病人,我们除了研究怎样能够更有效的治疗癌症,也会思考怎样能够有效的预防。尽管目前还没有好的方法预防癌症,但还是能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癌症发生的机率。”
她表示,肥胖、吸烟、熬夜等不良生活状态和习惯容易引起恶性肿瘤的发生,而部分癌症则是胃炎、乙肝等慢性病病变而来。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筛查能对癌症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恶性肿瘤,例如乳腺癌高危人群(指得过乳腺癌的患者的母亲、女儿、姐妹等直系亲属),建议2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乳腺癌相关筛查。对于一般人群女性,建议5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筛查乳腺癌相关筛查。”
她还表示,肠癌也是可以提前筛查的病种,建议50岁以上,最好是40岁以上人群就要开始进行肠镜检查进行肠癌筛查,如果检查出腺瘤、息肉等,应该及时处理,避免转变为恶性肿瘤。即使检查结果正常,也建议5年后重新做肠镜筛查。广东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关于“广东特产”鼻咽癌的预防与筛查,练主任给出的建议是:在鼻咽癌高发区,如广东地区,和有鼻咽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鼻咽癌筛查,包括EB病毒检测、间接鼻咽镜或鼻咽纤维镜检查。一般建议45至50岁以上的男性、吸烟人群尤其应注意鼻咽癌的筛查。
记者 岑永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