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走进肇庆的绿色世界:城上怀古 城下赏绿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百花争艳的春天里,赏花成了春日踏青的必选项。其实,人们去赏花,大多是奔着鲜花的艳丽色彩而去的。但正所谓,红花还需绿叶衬,没有绿色的叶子作为背景色,花的美感自然就打了折扣。眼看着这个春天即将过去,各色各样的花都已经一一开过了,春末夏初之际,还有什么好赏的呢?

不如就赏绿吧!万物生长的春天,各色各样的绿,其实也是可赏可鉴的。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马克斯维尔在1872年就发现,人的眼睛,其实是根据对3种不同光谱的反应来区分色彩的。红、绿、蓝,就是色彩中的三原色,三原色是构成色彩大厦的砖块,这三种颜色的混合调和,就创造出了我们可见的所有的色彩。

绿色,作为大自然的主要颜色,同时也是我们的眼睛最敏感的色相,我们的眼睛可以辨别大量的绿色。大部分正面的、主要的联想和象征都来自于绿色。绿色是生长的颜色,暗示着希望和进步。

在肇庆,赏绿其实是最经济实惠的。肇庆有全中国最美的绿道——环星湖绿道,赏绿可谓是得天独厚。在星湖的绿道上漫步或是骑行,你所看到的是以自然风景、湖光山色共同组合而成的绿色之旅。而在城区里,有一个地方,有一种绿,可以让你触摸千年的时光——府城环绿。

宋城墙是灰色的,每一块青砖,都静默不语,但都在悠悠岁月中,诉说着千年的往事。信步城上,追忆古今,每一步,都仿佛踏进了斑驳遥远的往事;每一步,都抵及博大深沉的历史;每一步,都能感知城墙的大气和风骨。

悠悠千年的宋城墙,主体的色调是青灰色,在以往的印象中,宋城墙给我留下的色彩记忆,就只有这种凝聚了千年时光的青灰色。但最近,当自己再次置身于城墙下时,发现有一道能与青灰色进行实力比拼的色彩:绿色。

在宋城一路,去年春天开始的府城环绿工程,让古老的宋城墙焕发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在麒麟街口的小广场上,几个休闲式、零距离的花圃里,一种色相纯正的、鲜艳夺目的粉红色花朵,铺天盖地一样的阵势,浪漫到一如少女的心,立马在你的脑海里植入了一段粉红色的影像记忆。在这片粉色的海洋里,你能体会到“与你同心,有你我就觉得温馨”的碧冬茄浪漫花之语。

碧冬茄,是这种粉红色花朵的植物学名字,光看名字,完全和粉红色扯不上边。但碧冬茄的特性,栽培管理比较容易,对水肥和土壤的要求不高,花期长,开花多,花色艳丽,观赏效果极佳,有着“花坛皇后”的美誉。

花开之时,五个花瓣微微向外张开,有点点黄色的花蕊镶嵌在花瓣中间,花朵看起来有点像喝酒的高脚酒杯,又有点像吹奏的小喇叭。碧冬茄,花色粉红艳丽,其实是靠“碧”来呈现的:粉红色的花朵下面,是碧绿的叶子,正宗的“红花还需绿叶衬”。没有碧绿的叶子作为底色,粉色的花就没有了对比,也就形成不了如此出众的观赏效果。正是这无穷无尽的碧绿,承载着这一片浪漫的粉色花海。

从这一片浪漫的粉色花海出发,沿着宋城墙下的步行道,你能看到深绿、墨绿、海绿、湖绿、淡绿等各种各样的绿色。虽说汉字和文化博大精深,但如果要为每一种绿色都安上一个合适的形容词的话,你立即就会感觉词穷语塞。

绿绿不同,最好的办法,还是在手机上装一个植物识别的APP,扫一扫,你就能知晓眼前绿背后的故事了。那种紫色的花,学名其实是巴西野牡丹,原产巴西低海拔山区及平地。巴西野牡丹花形大、又多又密,一年四季皆有花。花朵为带有点神秘味道的紫色,但在翠绿的叶片加持下,却显得娇艳美丽,在阳光下更显高贵动人。

一丛彩叶山漆茎之上,是一大片随风摇摆的铺地狼尾草,颜色褚红,原产东非高原和山地,远远望去,毛茸茸的好像无数的狗尾在摆动。

朝天门附近的龙船花,花的形状一点都不像龙船,细看之下,每一朵小花都成十字形。而在古代,十字图形代表着避邪驱魔、去病瘟的咒符。每年端午期间,划龙船的老百姓为了避邪驱魔,去除病瘟,求得吉祥,就把该花与菖蒲、艾草并插在龙船上,久而久之,该花就称之为龙船花了。还有一说,其学名中的Ixora,翻译过来为龙船的意思,中文名“龙船花”便因此而来。

龙船花,不禁让我想起了宋城墙,在古代是有护城河的,只可惜在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墙上的城门楼、角楼、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毁,用以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如果护城河能保留到现今,说不定就能在城墙下的护城河上赛龙舟,龙舟上插着龙船花,那肯定就是极度舒适的画面了。

漫步在城墙下的绿色世界里,地面上的绿醉了你的心扉,还有一种绿,叫做抬头仰望城墙上的红灯笼映照下的城墙下的大树顶上高高的树冠的绿,名字虽然十分拗口,但观赏效果却是十分美妙的。赏绿,顺光和侧光固然好看,但是逆光,却更加有震撼心魄的效果。特别是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光线透过叶子的缝隙照射下来,逆光下的叶子每一片都被照亮,逆光而明,绿叶显得通透明亮,色彩鲜艳纯净,轮廓线条清晰迷人,赏绿效果充满了戏剧性,十分切合城上怀古、城下赏绿的主题,可谓绿不醉人人自醉。

西江网记者 吴勇强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xjrb.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