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类高考诈骗要小心
新生招录季,也是高考招生骗子出没的高峰时段,广大学生及家长,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电话、短信、微信中的诈骗信息蒙蔽。
骗术一:黑客技术改分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想早日知道成绩、顺利通过考试的心理,通过网站、邮件、聊天工具、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散布“考试未过,可内部操作”、“内部加分”、“包过”等诈骗信息,声称可以提前知道分数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分,以此骗取事主转账。
如果考生本身自己的真实成绩就已经通过了分数线,他们就会称是自己通过某种方式修改的“结果”,以透露此事到学校为由要求再次支付保密费。如果考生真实成绩没有通过,他们就会玩失踪断联。
防范提醒:高考阅卷过程有严格的操作程序、监督程序和保密程序,通过入侵系统修改分数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所有自称可以通过内部操作修改分数的都是骗子,考生切莫贪图便宜而中了骗子的圈套。
骗术二:查分链接植入木马病毒诈骗
诈骗分子向学生和家长发送大量带有木马病毒的查分链接,一旦点击链接进入,手机立即中毒,进而导致绑定的银行卡账户、密码等资料泄露,造成资金损失。
防范提醒: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高考查分请通过官方网站、官方电话进行查询。一旦发现有异常,立即解绑账号,联系银行确认资金安全状况,以免有资金的损失。
骗术三:内部关系录取诈骗
诈骗分子盗取考生信息后,利用考生和家长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通过“伪基站”发送低分也能提前录取的诈骗短信,或者打着招生机构“有内部关系”的幌子以花钱录取为由实施诈骗。大部分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后碍于面子不愿声张举报,从而进一步助长了骗子的嚣张气焰 。
防范提醒:随着国家各项高考招生制度的完善,录取系统有全国统一的严密的认证加密体系及监督机制。所谓的“内部招生”、“特殊指标”等基本是不存在的,因此所有称花钱能上好大学、好专业,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的都是骗子。考生和家长应当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收到来历不明的通知书要仔细甄别,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一旦发现受骗,请及时报警。
骗术四:领取高考补助金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教育局、财政局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能够准确报出考生姓名、学校等信息,通知学生可以领取补助金、助学金等,诱导学生或家长在ATM机进行转账操作。
防范提醒:任何需要在ATM机进行操作的陌生来电都是诈骗电话。关于学习的奖助学金,要通过学校相关部门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切莫贪小便宜、因小失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